“开年即决战”油电之争进入新阶段|思维品书
来源:安博体育电竞官网    发布时间:2024-03-07 10:47:54

  比亚迪喊出“电比油低”、北京现代称“油‘比’电强”、高合官宣“停摆”半年……春节刚过,产销量站上3000万辆新台阶的中国车市价格战再起,淘汰赛加剧,将“开年即决战”的气氛迅速拉满。

  中汽协预计,今年我国汽车总销量将达3100万辆,同比增长3%。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中国汽车市场规模将再攀新高。与此同时,油电之争再次进入白热化阶段,电动车企此轮价格调整意在逐步提升低线城市新能源车渗透率,与燃油车企进行新一轮的较量。

  汽车价格的大幅度降低,使得更多的花钱的人可以承担得起心仪的汽车,提高了消费者的生活品质。然而,消费的人在购买汽车时,也需要谨慎,理性对待,认真审视自身需求。

  今天《思维品书》为读者们准备了五本有关于汽车的书籍,希望读者朋友们能够最终靠这些书籍了解这场价格战的背后真相,并对汽车产业产生更加深刻的认识。

  新能源汽车的出现,一方面优化了能源结构,减少我们对于石油资源的依赖;另一方面,相比于传统的内燃机,电机的运动部件数量更少、效率更加高而且更加可靠。随技术的持续不断的发展,锂离子电池逐渐替代铅酸电池,锂电池的重金属元素含量更低,通过回收,对环境的污染大幅度的降低。加上发电时使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的比例逐步的提升,相信在将来,以新能源汽车作为终端的能量循环可以线年,通用制造出第一辆氢燃料电池汽车Electrovan,这辆汽车的诞生验证了燃料电池技术在汽车领域应用的可行性。自此,新能源汽车在进入21世纪之后有了质的飞跃。20年前,通用汽车开发的EV1纯电动汽车采用了大量的轻量化材料,将单车成本推到了当时的25万美元,但只有130公里的续航能力。随着雪佛兰Bolt、特斯拉Model3,以及刚刚上市的蔚来ES8等等一系列品牌的各种新能源汽车得到推广,纯电动车在市场的竞争终将愈演愈烈,而在竞争的刺激之下,各个产品的性能也将进一步提高。

  这本书的作者,是在华尔街日报工作长达26年的记者约翰 J·菲亚尔卡(John J·Fialka),一直对环境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在本书的创作过程中,他采访了大量为新能源汽车的问世与普及有所贡献的人,这中间还包括学生、工程师、汽车发烧友、车企巨头以及法规制定者等等。这本书正是生动地讲述了人们对电动汽车曾经的排斥以及二度迷恋的一个个充满戏剧性的故事。

  从书名就显而易见,电动车的整个发展过程充满了创造、竞争、生存、洗刷等等过程,才能一路发展到今天被全世界的人们所认知,认可。而这本书,采取了类似小说的表现手法,形象的描述了电动汽车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小故事讲述大情节,内容生动真实,有主角有背景以及清晰明朗扣人心弦的故事线,读起来十分有代入感。

  不同于一般技术类书籍的单一枯燥,这本《汽车战争》全本字数并不多,表面寓意也比较浅显。你可能只需要在出差路上花上几个小时,又或者作为枕边读物随时翻一翻,就能顺利打卡,完成阅读任务。一方面,你要感叹书中故事的跌宕起伏;另一方面,还会为自己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动力技术有更加科学的认识而满足。

  本书结合汽车企业如宝马、奔驰、大众、奥迪及我国比亚迪、北汽新能源、上汽荣威等品牌在新能源汽车上的技术成果,以全彩图解的形式,生动形象地诠释了新能源汽车各种各样的形式,以及运行原理,且以“电池、电机、电控”为独立章节重点介绍了电动汽车核心技术部件的结构及原理。

  全书分为十个模块,以31个项目的形式逐一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基础知识、混合动力与纯电动汽车的基本结构与运行原理。

  其中模块四至模块六重点讲述了电池、电机与电控三大核心技术部件的类型、特性、结构与原理;模块七描述了其他高压及电动化部件,如电动空调压缩机、电辅加热器、电动起动机、电动助力转向泵等;模块八阐述了混合动力汽车中常用的变速器类型与纯电动汽车上常用的减速器的构造与功能;模块九介绍混动与纯电动汽车上应用的数据总线;最后一模块则简要地介绍了氢燃料汽车的构造与原理。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国家战略。2012年国务院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提出了新能源汽车行业具体的产业化目标:到2020年,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生产能力达200万辆、累计产销量超过500万辆。在国家及地方政府配套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实现了产业化和规模化的飞跃式发展。

  我国已经连续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产销大国。2017年,全球新能源汽车总销量超过了142万辆,累计销售突破了340万辆。截至2017年年底,我们国家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80万辆,在全球累计销量中超过50%。无论是销量、增速还是全球市场占有率,我国均为世界。

  汽车产业“新四化”,即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已成为汽车行业公认的未来趋势,不具备“四化”特征的车型便有很大的可能性被淘汰。由于更适合演变为高级智能移动终端,新能源汽车将迎来快速地发展。全世界内,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600万辆;2030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年销量有望达到1.03亿辆。

  《一本书读懂新能源汽车》对新能源汽车的有关问题进行了精心汇集和分类,主要内容有新能源汽车的概述、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汽车驱动电机系统、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电动汽车充电技术、新能源汽车购买和使用所涉及的各种典型问题。

  石油短缺、环境污染、气候变暖是全世界汽车产业面临的共同挑战,新能源汽车慢慢的变成了汽车工业的发展的新趋势,一些国家已经公布了停售燃油汽车的时间表。我国是一个石油短缺的国家,又是一个石油消费大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增加,已经接近70%。为此,国家多次出台政策,鼓励发展新能源汽车,已经取得较好成效,2018年全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突破100万辆,位居世界。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售量的迅速增加,新能源汽车技术也持续不断的发展,有必要了解新能源汽车知识和技术的人也在持续不断的增加,各大汽车企业都开展新能源汽车开发,从事传统汽车开发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迫切地需要了解新能源汽车技术,欲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用户想了解新能源汽车知识。

  什么是品类创新?就是去研究和发现消费者大脑里的心智空白,然后推出一个新产品去抢占,这就是品类创新。

  品类创新的做法和传统的定位有何不同?经典的定位是在已确定进入的品类里,通过“定位”和“聚焦”让它数一数二,这不是不可能。但今天的传播环境越来越难、成本慢慢的升高、风险慢慢的变大,实现的难度也就慢慢的升高。品类创新则是找一个新的品类,起步就是第一。与传统定位相比,品类创新是从“争夺第一”演变为“起步就是第一”,从逐步“进化”转变为一开始就“分化”。

  特斯拉做的就是品类创新。在20世纪90年代,通用汽车已经推出现代意义上的电动车,特斯拉不是世界上第一家电动车企业,但它是这个品类里起步就是第一的产品。

  两年前,我把品类创新的构想告诉里斯先生,他鼓励并催促我马上把它写成书。2022年春节,我闭关写作,终于完成,他当时写了一句推荐语:“品类创新不是定位的新发展,是终极的定位”。定位的目标是成为第一,品类创新起步就是第一。

  最小的企业也可做品类创新。品类创新的特点是容易实践、回报高。不像技术创新,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做,品类创新则只要具备品类思维、观念,有品类的洞察,掌握方法即可做,不分企业大小,而且起步就是品类之王。

  战略精髓是不断打造品类之王。企业如何基业长青?回归到基本点,企业战略的精髓是不停地改进革新,打造品类之王。很多企业都知道,要持续增长必须有第二、第三增长曲线,但是“品类创新不成功,增长曲线一场空”,因没有品类创新,做的还是同质化产品。

  消费大迭代和超级技术里蕴藏大机会。消费观念上的大迭代、技术上的爆发式增长,我认为未来100年人类会迎来商业创新的寒武纪大爆炸,这也是我们今天的新机会。消费大迭代不是消费升级或降级,消费升级和降级只是经济波动,大迭代是观念革命。未来50年有可能诞生人类迄今最多的超级技术,使每个行业、产业都有机会诞生新品类。

  品类创新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创业者逆袭。创业者如果在已有的赛道里打拼,只可以通过定位和聚焦慢慢爬升,但是与原有的竞争对手比拼很费劲。通过品类创新,创业者能很快打造出新的品类之王,引领企业新的增长,进而通过开创新赛道实现逆袭。

  从公务专用到私人可享,轿车所有者、消费场域的变化折射出中国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的成就。对个体来说,拥有一辆私家车不仅意味着自由出行,还是一种社会地位跃升和身份的象征。开入寻常百姓家的轿车深刻影响着社会阶层的持续整合、协商、调整甚至重塑。

  汽车产业是我们国家的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参与汽车制造、消费全球化的进程也是推动社会个体参与社会治理的进程。历时十年的田野调查,来自多行业的受访者从“社会新人”逐步建立起相对稳固的交际网络和身份认同,私家车作为一种“身份、财富”的代表,也见证了一代中产阶级的成长。

  许多私家车主在购车前都憧憬着“想去哪儿就去哪儿”的生活,但事实上,成为私家车主后,他们不得不面对早晚高峰堵在路上,买得起车却买不到车位,开车出行却无处停车等一系列困境。本书深入挖掘一系列用车矛盾背后的空间争夺与妥协,探究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发展和分配问题。

  为什么一个家庭考虑添置一辆私家车时,倾向于购买一台能装下三代人的SUV而不是选择更符合实际情况的小轿车?为什么接新娘的车队在迎亲时需绕行一大圈?车牌号码的选择有哪些讲究?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记录与汽车有关的民俗,展示孝道、好意头等传统观念在当下中国的践行和深化。

  一家4S店里有多少暗流涌动?人们口中的“楼上的人”和“楼下的人”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在经济环境转型的大环境下,管理者、汽修工等人物的命运与际遇又有哪些变化?人类学学者“潜伏”4S店,追踪10年,还原社会变迁下的各色人物。